![]() |
|||||||||||
|
06年高考命题总体趋势分析
趋势之一:合理进行难度控制,总体趋势是试卷难度略有下降。 1、 试卷整体难度控制在0。55左右。该难度值的浮动同各地高中的教学质量、考生的整体水平、高校录取率有着直接的关系,特别是分省命题的省份更应该考虑到上述因素的影响。 2、 继续落实以中等难度试题为主的方针。(1)小题,如选择题、填空题,会出现较难的题目。(2)2006年《考试大纲》题型示例中的试题没有易、中、难的说明。主要是考虑到实行分省命题后,各分省命题省市的考生水平不同,对试题难度的界定存在差异。一般来讲,中等难度以下的试题要占到全卷的80%左右,对于绝大多数考生而言,备考时应主要瞄准这80% 的题目,而适当地放弃那些难题。
趋势之二:进一步加大试题的跨度。具体表现为: 1、 搭好台阶。一些重要的试题的切入点较低,层层深入。试题为考生搭建的台阶非常明显,但考生若想答得很完美也非易事。 2、 难点分散。难点分散在试卷的各个题目中,大多数题目都有一种绵里藏针的感觉。 3、 在试题难度安排上进行人性化处理。整份试卷按题型、分学科、由易到难安排试题。 4、 由于考生人数增加快,考生的水平变得两极分化,考生的成分变得很复杂。在这种情况下高考试题的跨度将进一步加大,会有一些很难的试题,也会有很简单的试题,还将逐渐出现一些社会化的试题,而这类试题很少涉及高中课程中的知识和技巧。
趋势之三:适当减少客观题,增加主观题,从而实现题目总量减少,增加考生的思考时间,加大思维的考查力度,但各能力测试模块之间的比例调整不大。
减少客观题的数量,不仅仅是试卷长度的缩短,更重要的是加大能力考核力度,还客观题以本来面目。此时,客观题的答题策略应该是快速求解,而不能小题大做。
趋势之四:回归的三个基本方向。]
当前的高考试题回归味道很浓,表现为题量大,份量也比较重。高考试题回归的主要方向是: 1、 回归基础,回归教材,重点考查学科的主干知识。考查学科基础知识,特别是通过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来检测考生对学科知识的整体把握,内在联系的理解,这是高考学科能力测试的重要要求。高考所考查的内容,绝对不会仅仅简单到课本内容,而是课本知识的大量复杂与综合运用。因此,考生一定要明白,知识运用的关键中的关键。 2、 回归学科本质,而淡化学科技巧和常规的难点。现在的高考试题重视对学科本质的把握和理解,主要有:(1)各学科在处理实际问题时的独到方法,进一步体会各学科的美学价值、教育功能。(2)各学科自成体系的内容,强调学科知识的重组和交汇。(3)越是难题往往越是本质的,强调思想方法。(4)在陌生中考熟悉,突出思维考核。(5)重点内容重点考,非主干知识用小题考。(6)强调典型问题的本质理解,淡化表面上的模式化的技巧。 总之,这类反映学科本质的试题核心就是回归学科本质,要求考生有扎实的基础、灵活的思维和专业的分析。 3、 回归考试自身的发展轨道。考试是一门科学,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现在的高考在这方面表现得比较突出:(1)双项细目表的作用。(2)题型功能的进一步研究。(3)考核能力的最佳考法。(4)评价指标与合理性的综合分析。(5)纸笔、闭卷、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对试题的限制。(6)高校的需求。
趋势之五:创新的六个基本方向。
创新性试题是高考落实新课程理念的一个有效手段,在未来的高考中肯定会给予足够的重视,具体体现在不断推出新题。2006年高考中创新将成为命题怕一个重点。具体来说,创新题的命制将有以下的几个方向: 1、 强调综合性和深层理解。 2、 增加开放性的试题。开放性的试题主要反映在答案上,没有人出具体的评分标准,只有评分原则。理科中的开放性试题强调多角度思考,深入理解,通过考生选择不同的解题途径来区分考生水平的差异。 3、 提出新的设问角度。如宽角度、多视角地考查基础知识,对某些知识(主要是主干知识)进行创新处理,提出新的视角,试题的背景新、处理方法新等。 4、 把考点设置在考生肯定出现的天然错误上。如选择题,预先设置现实生活中出现过的、考生容易犯的天然错误。更多的情况把考点设置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常常出错的位置。 5、 试验性的创新题。高考每年都会在一些题型上,一些能力的考法上进行试验, 6、 探索各地的地方特色。 总之,高考命题的趋势可以归纳为:将具体知识能力化,将学科问题综合化,将实际问题学科化,将大学内容初等化;考核内容本质前沿,试卷结构稳定开放,命题手段科学创新,答题要求重想轻算。
|
![]() |
![]() |
Copyright © DosoF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