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是四川省举办师范类本科专业最早、师范类院校中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学。学校位于四川省省会——成都市,校园面积3300余亩。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20000余人,博士与硕士研究生3000余人。现有专任教师1410人,其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190余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38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10余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700余人。
四川师范大学创建于1946年,其诞生与东北大学有直接的历史渊源。抗战初期,东北大学内迁到四川省三台县办学。抗战胜利后,东北大学迁回沈阳,留川师生在东北大学校址创建了川北农工学院,1950年合并川北文学院,更名为川北大学,并迁到四川省南充市。1952年,以川北大学为主体,合并川东教育学院(原乡村建设学院)、四川大学和华西大学的部分专业,组建四川师范学院,1956年迁到成都现址。1964年,原成都大学(现西南财经大学)数理化三系并入我校。1985年,经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更名为四川师范大学。
建校以来,我校先后涌现出了以著名墨学家伍非百、我国社会学和民俗学的创始人之一李安宅、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刘绍禹、楚辞学专家汤炳正、文献学专家屈守元、训诂学专家刘君惠、凝聚态物理学专家赵敏光、拓扑学专家刘旺金、非线性分析专家丁协平为代表的一批知名专家。学校拥有一支发展潜力大、学缘结构好、学历结构合理、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的教师队伍,其中先后有8人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和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1名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13名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46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6名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计划人选,2名四川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个省级本科教学团队。他们的学术贡献和教书育人的业绩享誉海内外,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历经60余年的建设,我校已发展成为文理渗透、理工结合、师范与非师范并重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现有2个国家级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和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25个学院,61个本科专业,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授权单位,有中国古代文学和基础数学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省重点建设项目学科,11个省重点学科,6个省级研究机构和重点实验室,16个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特色专业,36门省级精品课程,17门省级重点建设课程,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所有20余年历史的“校中校”——四川师范大学美育学校。学校生源遍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地区及台湾省。
“十五”以来,我校的科研工作成效显著,共承担了科研项目15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近70项,省部级项目240余项,综合科研经费2亿余元,获得省部级及其以上科研成果奖86项,出版专著、教材815部,发表论文8300余篇。
学校图书馆是四川省第三大图书馆,现有藏书270余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3亿余元。
学校设有四川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四川省高校干部培训中心、四川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四川省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四川省教师网络联盟管理中心和四川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检测中心。
四川师范大学是四川省高校对外交流中心之一,同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固定的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关系。同时,学校还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具有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资格和接收澳门地区保送生的高等院校。
目前,全校师生员工团结和谐,朝气蓬勃,正在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为把我校建设成国内知名,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奋斗。
咨询电话:028-84768899 84767065 84763388(传真) 招生就业处地址:成都市锦江区静安路5号 邮编:610068
E-mail:sdzs@sicnu.edu.cn 网址:http://www.sicnu.edu.cn http://zjc.sicnu.edu.cn
四川师范大学中-澳“2+2”联合培养
项目简介
四川师范大学是教育部批准的可以接收境外留学生和开展学生中外联合培养的首批高等院校。长期以来,学校在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十分注重开拓以加强中外学生交流、帮助学生优选成长环境、充分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创新意识人才为目标的联合培养项目,迄今已有包括中澳、中美、中法、中韩、中加、中日等6个中外联合培养项目。其中,2008年独立专业代码招生的中-澳“2+2”联合培养项目——专科专业国际商务(中澳项目)自2001年与澳方签订联合培养协议以来,参与项目学生已有7届,参与人数累计超过500名。据统计,先后有240多名学生已经完成或正在澳方修读联合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位课程。
本项目澳方合作院校——澳大利亚Flinders大学、澳大利亚Griffith大学和Uniworld商学院。
四川师范大学中-澳“2+2”联合培养项目旨在充分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外贸以及中外合资的金融、商贸、信息、旅游与管理等领域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项目所属专业实施我校与澳大利亚Flinders大学,Griffith 大学和Uniworld商学院共同制定的“2+2”联合培养方案。其本科专业学位课程设置、学分设定均严格执行中澳双方的合作协议,学生所学学位课程及其学分在双方学校间实施互认转移。即:学生在四川师范大学的2年期间集中修读专业基础课程和英语强化课程。此后,条件具备且又愿意到澳大利亚继续学习者,可在后2年的时间里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修读金融、商贸、信息、旅游与管理等本科专业的学位课程。
1.参加我校中-澳“2+2”联合培养项目的途径
①参加“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且达到专科第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可在志愿填报时填报我校国际商务(中澳项目)专科专业,录取后即成为我校中-澳“2+2”联合培养项目学生。
②参加“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且被我校录取的本专科学生(艺体类专业除外),入校后可申请转入我校中-澳“2+2”联合培养项目所属专业。
对于参加中-澳“2+2”联合培养项目且具有我校本科学籍的学生,如果在后2年的澳方学习期间完成联合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位课程的学习且获得毕业所需最低学分,毕业时四川师范大学和澳大利亚合作院校将同时颁发所修读专业的毕业证书并授予学士学位。
对于参加中-澳“2+2”联合培养项目但仅具有我校专科学籍的学生,如果在后2年的澳方学习期间完成联合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位课程的学习且获得本科毕业所需最低学分,毕业时在获得四川师范大学颁发的国际商务专业专科毕业证书的同时,还将获得澳大利亚合作院校颁发的学生在澳修读专业的本科毕业证书并授予学士学位。
对因各种原因,未能前往澳大利亚继续学习的学生,只要完成我校学生所在本专科专业教学计划所列课程的学习,毕业时将获得我校相应本专科层次的毕业证书(对于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依然将被授予学士学位)。应该说,我校中-澳“2+2”联合培养项目不仅是一种安全的出国留学途径,对专科层次学生来说则更是一种便捷的“专升本”渠道。
2.中-澳“2+2”联合培养项目的收费标准
①在四川师范大学学习期间学费总数为:2.7万元人民币。此外,还应另缴英语培训费1.3万元人民币。
②在澳大利亚学习期间的学费为:1.2万澳元/年-1.4万澳元/年。
咨询电话:028-81382582
2008年招生计划及学费标准一览表
学院(校区) |
专业名称 |
科类 |
层次 |
四川 |
学费标准 |
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 |
文史 |
本科 |
270 |
3700 |
广告学 |
文史 |
本科 |
35 |
3700 | |
对外汉语 |
文史 |
本科 |
40 |
3700 | |
广播电视新闻学 |
文史 |
本科 |
60 |
3700 | |
广播电视编导 |
艺术(文) |
本科 |
30 |
10000 | |
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与游戏设计) |
艺术(文) |
本科 |
90 |
10000 | |
汉语(对外汉语) |
文史 |
专科 |
60 |
10700 | |
政治教育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 |
文史 |
本科 |
127 |
3700 |
法学院 |
法学 |
理工 |
本科 |
20 |
3700 |
文史 |
本科 |
138 |
3700 |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 |
理工 |
本科 |
59 |
4100 |
文史 |
本科 |
90 |
4100 | ||
法语 |
理工 |
本科 |
6 |
4100 | |
文史 |
本科 |
10 |
4100 | ||
俄语 |
理工 |
本科 |
6 |
4100 | |
文史 |
本科 |
10 |
4100 | ||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
旅游管理 |
理工 |
本科 |
36 |
3700 |
文史 |
本科 |
80 |
3700 | ||
历史学 |
文史 |
本科 |
48 |
3700 | |
教育科学学院 |
学前教育 |
理工 |
本科 |
5 |
3700 |
文史 |
本科 |
55 |
3700 | ||
心理学 |
理工 |
本科 |
10 |
4100 | |
文史 |
本科 |
20 |
4100 | ||
小学教育 |
理工 |
本科 |
5 |
3700 | |
文史 |
本科 |
55 |
3700 | ||
教育学 |
理工 |
本科 |
8 |
3700 | |
文史 |
本科 |
49 |
3700 | ||
数学与软件科学学院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理工 |
本科 |
111 |
4100 |
统计学 |
理工 |
本科 |
64 |
4100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理工 |
本科 |
205 |
4100 | |
会计学 |
理工 |
本科 |
20 |
4100 | |
文史 |
本科 |
20 |
4100 | ||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
物理学 |
理工 |
本科 |
192 |
4100 |
通信工程 |
理工 |
本科 |
118 |
4100 | |
电子信息工程 |
理工 |
本科 |
117 |
4100 | |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
科学教育 |
理工 |
本科 |
43 |
3700 |
环境工程 |
理工 |
本科 |
28 |
4100 | |
化学 |
理工 |
本科 |
209 |
4100 | |
材料化学 |
理工 |
本科 |
46 |
4100 | |
生命科学学院 |
园艺 |
理工 |
本科 |
58 |
3700 |
生物科学 |
理工 |
本科 |
153 |
4100 | |
生物技术 |
理工 |
本科 |
51 |
4100 | |
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
理工 |
本科 |
31 |
4100 |
文史 |
本科 |
60 |
4100 | ||
地理信息系统 |
理工 |
本科 |
57 |
4100 | |
地理科学 |
理工 |
本科 |
45 |
4100 | |
文史 |
本科 |
44 |
4100 | ||
计算机科学学院 |
网络工程 |
理工 |
本科 |
53 |
4100 |
软件工程 |
理工 |
本科 |
51 |
4100 | |
教育技术学 |
理工 |
本科 |
22 |
4100 | |
文史 |
本科 |
13 |
4100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理工 |
本科 |
53 |
4100 | |
电子商务 |
理工 |
本科 |
23 |
4100 | |
文史 |
本科 |
23 |
4100 |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理工 |
本科 |
24 |
4100 |
文史 |
本科 |
20 |
4100 | ||
经济学 |
理工 |
本科 |
13 |
3700 | |
文史 |
本科 |
25 |
3700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理工 |
本科 |
20 |
3700 | |
文史 |
本科 |
70 |
3700 | ||
工商管理 |
理工 |
本科 |
20 |
3700 | |
文史 |
本科 |
61 |
3700 | ||
工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理工 |
本科 |
71 |
4100 |
安全工程 |
理工 |
本科 |
80 |
4100 | |
工业设计 |
艺术(文) |
本科 |
45 |
12000 | |
艺术(文) |
专科 |
40 |
12000 | ||
工程造价 |
理工 |
专科 |
45 |
4100 | |
文史 |
专科 |
15 |
4100 | ||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
理工 |
专科 |
50 |
4100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工 |
专科 |
60 |
4100 | |
商学院 |
市场营销 |
理工 |
本科 |
27 |
3700 |
文史 |
本科 |
46 |
3700 | ||
财务管理 |
理工 |
本科 |
39 |
3700 | |
文史 |
本科 |
36 |
3700 | ||
工业工程 |
理工 |
本科 |
56 |
4100 | |
国际交流学院 |
国际商务(中澳项目) |
理工 |
专科 |
25 |
18000 |
文史 |
专科 |
25 |
18000 | ||
美术学院 |
艺术设计 |
艺术(文) |
本科 |
572 |
12000 |
美术学 |
艺术(文) |
本科 |
98 |
12000 | |
音乐学院 |
音乐学(作曲与指挥) |
艺术(文) |
本科 |
3 |
12000 |
音乐学(声乐) |
艺术(文) |
本科 |
45 |
12000 | |
音乐学(器乐) |
艺术(文) |
本科 |
10 |
12000 | |
音乐学(电脑音乐制作) |
艺术(文) |
本科 |
2 |
12000 | |
音乐学 |
艺术(文) |
本科 |
70 |
12000 | |
表演艺术(音乐) |
艺术(文) |
专科 |
60 |
12000 | |
表演艺术(声乐) |
艺术(文) |
专科 |
50 |
12000 | |
舞蹈学院 |
音乐学(音乐舞蹈) |
艺术(文) |
本科 |
40 |
12000 |
音乐学(音乐剧) |
艺术(文) |
本科 |
16 |
12000 | |
表演(中国舞) |
艺术(文) |
本科 |
16 |
12000 | |
表演(舞蹈编导) |
艺术(文) |
本科 |
13 |
12000 | |
表演(民间舞) |
艺术(文) |
本科 |
25 |
12000 | |
表演艺术(音乐舞蹈) |
艺术(文) |
专科 |
60 |
12000 | |
表演艺术(舞蹈表演) |
艺术(文) |
专科 |
50 |
12000 | |
服装学院 |
艺术设计(服装设计) |
艺术(文) |
本科 |
160 |
10000 |
表演(服装表演、模特艺术) |
艺术(文) |
本科 |
10 |
12000 | |
电影电视学院 |
戏剧影视文学 |
艺术(文) |
本科 |
74 |
15000 |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
艺术(文) |
本科 |
112 |
15000 | |
导演 |
艺术(文) |
本科 |
174 |
15000 |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艺术(文) |
本科 |
380 |
15000 | |
表演 |
艺术(文) |
本科 |
60 |
15000 | |
主持与播音 |
艺术(文) |
专科 |
40 |
15000 | |
表演艺术 |
艺术(文) |
专科 |
10 |
15000 | |
编导 |
艺术(文) |
专科 |
10 |
15000 | |
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 |
体育(文) |
本科 |
115 |
3700 |
社会体育 |
体育(文) |
本科 |
20 |
6000 |
注:①学费标准以四川省物价局最终核定结果为准;②招生计划以生源所在省(市、自治区)招生主管部门公布为准;③表中所列计划包
含我校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等预留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