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贵校今年在招生培养方面有哪些新举措?
答:2006年,我校部分院系按照专业大类招生,如经济类(含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财政学、经济学等专业)、工商管理类(含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会计学等)等。学生入学后实行宽口径培养模式,经过一年半至两年的基础课学习,学生将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入学成绩、本人志愿和在校学习成绩进入不同的专业培养。
问:2006年贵校教学生活环境有哪些新变化?
答:继新图书馆落成之后,建筑面积达4.2万平米的文科大楼和建筑面积达5.9万平米的本科生公寓楼也已投入使用,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明显改善。
问:贵校实行按专业大类招生培养之后还允许学生入校后转专业吗?
答:2005年实行的转专业政策将继续执行,2006级学生入学后有了两次选择专业的机会,一次是入学半年后,根据相关政策在全校各专业(类)之间选择;一次是两年后学科大类分流时在学科内选择。
问:贵校各专业对外语语种和单科成绩的要求?
答:1.我校外语类专业要求考生外语语种为英语,口试须合格,英语(翻译)专业考生英语单科成绩不得低于科目总分的80%,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考生英语单科成绩不得低于科目总分的75%;韩、日、俄语等专业考生英语单科成绩不得低于科目总分的70%。
2.部分对外语要求较高的专业如:法学与英语双学位班、对外汉语专业要求考生外语语种为英语,英语单科成绩须达到科目总分的75%。
3.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要求考生外语语种为英语。
4.其余专业无外语语种及单科成绩限制。
问:贵校对少数民族考生和汉族考生的政策?
答:在同等条件下,我校优先录取少数民族考生;录取时承认各省级招办对少数民族考生的政策加分(但根据教育部规定,不得超过20分)。
汉族考生可以报考我校所有专业(不含预科及民族语专业);分省计划不确定民族比例,以分数优先原则实施录取。
问:怎样报考民族预科(全国)班?其录取方式及入学后的待遇如何?
答:民族预科班的招生对象主要是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及人口较少的应届少数民族考生。
预科班的志愿填报与录取均与本科专业同步进行。录取时可适当降分,但高考分数不得低于我校当年在其省区本科最低录取线下80分(不含民族照顾分)。预科(全国)班学制一年,学习期满,经德、智、体全面考核,合格者升入我校本科继续深造,不再参加高考。升入本科后与应届录取新生混合编班,享受同等待遇。
问:定向西藏就业专业的招生条件、入学待遇以及如何就业?
答:该班要求非西藏生源,凡报考该班的考生录取分数可适当降低。入学后免全部学费、住宿费及教材费,学习期间享受每月200元助学金。根据西藏地区人才需求情况,2006年该班招收专业为经济类、法学、新闻学。学生入学后须签订相关就业协议(《协议》内容请到我校网站查询),毕业后由西藏人事厅安排到西藏基层工作15年。
问:“民考民”考生(即高考使用民族语答卷)报考汉语授课专业需注意哪些问题?
答:考虑到“民考民”考生对汉语的掌握程度,为避免出现进校后跟不上学习进度的情况,要求“民考民”考生报考我校汉语授课专业时,必须加试由教育部命题的汉语文,且汉语文成绩必须达到优秀水平。
问:西藏、新疆内地班的招生情况如何?
答:西藏、新疆内地班的招生情况按照教育部的相关规定执行。
问:请谈谈贵校与国外高校交流的情况,有无互换学生交流学习?
答:近年我校与57所国外大学建立了校际联系,年派出在校生20余人,派出国家包括日、韩、法、美等。
我校国际交流合作的形式多样,项目内容主要包括出国留学一年或硕博连读等。凡外语成绩达到要求,品学兼优,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本科生、研究生均可申请。考虑到大部分学生来自民族地区,我校在建立交流项目时尽力免去出国交流学生在国外的学费和住宿费等。
问:贵校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办法和措施有哪些?
答:自建校以来,我校从未发生过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的事情。对于经济困难的学生,我校的资助办法和措施主要有:
1.设立数十种奖助学金,其中最高额度为5000元;
2.多方面多渠道设立勤工助学岗位,实现贫困生的自身劳动价值;
3.设立专项助学基金用于“奖、贷、助、减、免”;
4.可以申请在校期间政府全额贴息的国家助学贷款。
问:录取结果何时公布?通知书如何发放?
答:各省录取结束后,我办即在招生网页上公布录取结果,并通过特快专递邮寄通知书。所有通知书均盖有“中央民族大学”校章以及“本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字样,谨防假冒。录取结果以我校网站公布的为准,欢迎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