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职人员取得硕士、博士生应具备的条件
(1)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积极完成本职工作,表现良好
(2) 申请硕士学位生应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学历(或同等学力),申请博士学位生应已获得硕士学位(或同等学力);
(3) 应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工作若干年以上
(4) 身体健康,申请硕士学位生年龄一般不超过40岁,申请博士学位生年龄一般不超过45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突出的科研成果或在四化建设中作出了卓越贡献者年龄可适当放宽,并在录取时从优
(5) 本人申请,所在单位同意。
2、专业学位和通常所说的“硕士、博士学位”有什么不同?
专业学位的职业指向性非常明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规定,专业学位为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
专业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但大多只设置硕士一级。各级专业学位与对应的我国现行各级学位处于同一层次。专业学位的名称表示为“××(职业领域)硕士(学士、博士)专业学位”。
3、专业学位教育有哪些学习方式?
专业学位教育的学习方式比较灵活,大体可以分为在职攻读和全日制学习两类。
比较简单的区分办法是:招收在职人员、以业余时间学习为主的专业学位考试通常在每年的10月份进行,名为“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简称“联考”;招收全日制学习学生的专业学位考试与每年年初举行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简称“统考”)一起举行。
4、专业学位的招生考试如何进行?
正如上所说,专业学位的招生考试有10月份的“联考”和年初的“统考”。两大国家级别考试都有规定的考试科目,各专业学位的考试科目有所不同。对此,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办每年都会在发布报名信息时公布相关方案。联考以外的科目,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其中有的考试是与联考科目同时进行。但也有例外,比如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中的EMBA就没有设置全国的统一考试,招生自主权很大程度地下放到了招生单位手中,由招生单位自主命题,组织考试。
5、 专业学位的录取分数线如何划定
10月“联考”的录取工作由各招生单位自行组织,录取分数线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划定,统一公布。各招生单位根据考生入学考试成绩(含面试),择优录取。
1月“统考”的录取工作,则是先由国家教育部划定统一的复试分数线(按地区和专业),参加招生单位组织的复试人员绝大多数是过线者。
6、专业学位教育颁发何种证书?
由于攻读方式不同,大多数专业学位教育只授予学位证书,没有学历证书(以下简称“单证”),但也有例外,例如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和博士、建筑学学士和硕士等,存在既有学位证书,又有学历证书的“双证”情况。大体来说,“统考”生是“双证”,“联考”生是“单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