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四川省开展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自学考试,是省自考委、省教育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结合四川省教师教育工作实际,为完成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培训而开辟的继续教育的途径之一,帮助中小学教师达到国家所规定的学历,完成新一轮全员培训任务。
二、目的和要求
本考试计划是为配合我省中小学教师完成培训任务,促进中小学教师积极参加以“三新一德”为主要内容的培训,按照中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应该具备的教育理论和专业水平提高其综合素质,达到国家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意见》的要求,中小学教师都要参加培训,学习体现时代精神的教育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以及职业道德等相关课程,每人每年完成不少于50学时的继续教育任务。培训方式在“教师教育网络聪明”框架上,整合优质教师教育资源,运用远程教育手段,充分发挥“人网、天网、地网”的优势,教研和培训结合,采用集中培训、校本研修等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教师自学或培训后参加国家考试机械组织的考试并取得各门课程合格成绩,省自考办将为其颁发课程成绩合格证书,教育部门可根据课程的学时认定相应的继续教育学时。
三、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与学时
类别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时(学分) |
开考时间 |
基础课 |
6609 |
教师职业道德 |
50(3) |
2006.10 |
6610 |
教育新理念 |
60(4) |
2007.4 |
6611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
80(5) |
2006.10 |
专业课 |
3329 |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
80(5) |
2006.10 |
3330 |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
80(5) |
2006.10 |
6612 |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研究(初中) |
60(4) |
2007.4 |
6613 |
中学数学课程标准研究(初中) |
60(4) |
2007.4 |
5686 |
中学英语课程标准研究(初中) |
60(4) |
2007.4 |
四、使用教材和大纲
中小学教师培训考试课程使用国家考试机构规定的大纳和教材(详见附表),中小学教师按照考试大纲和教材进行学习和考试。各级自考办负责供应各门课程的考试大纲和教材。
五、考试方式和时间
各门课程采取闭卷笔试的考试方式,按百分制计分,60分及以上为合格。考试答卷时间为150分钟。
六、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考试实施办法
1、教师培训实行学时制。按照相关规定,中小学教师五年内完成不少于240学时的培训学习。广大中小学教师可从本考试计划中选取适当的课程进行学习考试。各门课程考试成绩合格者,省自考办颁发课程成绩合格证书,并获得相应的学分(学时)。
2、与学历教育相沟通,学分互认。获得本考试计划规定课程的合格成绩和学分,可以与我省自学考试师范教育类专业(含专科、独立本科段)相同层次学历教育统考课程中相同课程的成绩和学分互认。参加了师范教育类专业学历教育和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自学考试的教师,都可以凭课程的成绩合格证书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申报当年的继续教育学时。
3、适时更新课程设置和教材、考试大纲。根据社会科技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和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省自考委、省教育厅将适时更新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设置和教材、考试大纲内容,停考不适应发展需要的旧课程,设置符合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的新课程,更新教材和考试大纲,以保证教师掌握最新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4、报名考试。全省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学校教师可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课程进行学习考试。报名报考工作由各市州自考办组织、县(市、区)自考办承办。教师在规定时间内持本人身份证到户籍所在地或工作单位所在地的县(市、区)自考办办理报名报考手续。每次考试的报名报考工作与自学考试报名报考工作同步进行。
5、考试时间与考点设置。教师培训课程考试安排在每年的4月和10月,与全省4月和10月的自学考试同步进行。首次考试将于2006年10月和2007年4月进行,课程考试安排详见附表。各门课程的考试以后循环安排。
6、考试经费。严格执行目前的自学考试报名考试的收费标准。
附表:
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课程考试安排表
课码 |
课程名称 |
学时 |
考试时间 |
使用教材 |
教材名称 |
主编 |
出版社 |
6609 |
教师职业道德 |
50 |
2006年
10月 |
《新世纪教师素养》 |
张行涛
郭东岐 |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3329 |
小学语文
教学研究 |
80 |
2006年
10月 |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研究?小学语文》 |
陆志平
薄俊生 |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3330 |
小学数学
教学研究 |
80 |
2006年
10月 |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课程?小学数学》 |
孔企平
胡松林 |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6612 |
中学语文课程
标准研究(初中) |
60 |
2007年
4月 |
《语文课程新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析>》 |
陆志平 |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6613 |
中学数学课程
标准研究(初中) |
60 |
2007年
4月 |
《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析>》 |
孙晓天
张 丹 |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5686 |
中学英语课程
标准研究(初中) |
60 |
2007年
4月 |
《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
陈琳等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6610 |
教育新理念研究 |
60 |
2007年4月 |
《教育新理念》 |
袁振国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6611 |
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纲要研究 |
80 |
2006年
10月 |
《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导引>》 |
陈旭远 |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